新竹市立動物園(英語:Hsinchu Zoo)位於新竹市東區,創立於西元1936年(民國25年),為全臺灣最老的動物園,面積約2.7公頃,融合於新竹公園內,民眾可購票入內參觀,動物園內的動物種類大約50種,總數約250隻,每年遊客數量超過40萬人次,全新打造的新竹市立動物園有對動物更友善的環境。
新竹市立動物園為半開放式動物園,走在新竹公園內就能看到部分的動物,台灣昆蟲館甚至在動物園外,不用購票就能參觀,相當特別,尤其新竹市民在新竹公園遊玩時就能感受動物在旁邊的感覺,但購票入園會有更好的參觀動線及更近距離的欣賞動物,例如孟加拉虎、馬來熊都是動物園內才看得到的。
歷史
新竹市立動物園最早草創於西元1916年8月,創立於西元1936年,歷經西元1945年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園內多處損毀,西元1949年展開修復並更名為中山公園,西元1971年獲省政府核准,脫離新竹市公園管理所管轄而成為獨立機關,更名為「新竹縣新竹市立動物園」,西元1982年隨新竹市升格,改制為新竹市立動物園。
新竹市政府於2017年5月29日開始為新竹公園及動物園進行了大規模的再生工程,重新打造更適合動物的環境及新穎的遊客設施,保留部分舊動物園的設施,於2019年12月28日完工重新開園,新竹動物園的「舊大門、噴水池、黃魚鴞欄舍」於2017年9月12日登錄為歷史建築,屬於中華民國文化資產。
動物種類
新竹市立動物園的動物種類包含河馬、家馬、馬來熊、紅毛猩猩、黑肚綿羊、孟加拉虎、北美浣熊、黑手長臂猿、伊蘭羚羊、黇鹿、鴯鶓、山羌、大紅鶴、鴕鳥、鴛鴦、菜鴨、綠頭鴨、中國鵝、台灣獼猴、馬來猴、灰長臂猿、長鼻浣熊、天竺鼠、家兔、絨鼠、魚類 ... 等約50種動物,總共250隻左右,台灣昆蟲館則有竹節蟲、高冠變色龍、老爺樹蛙、莫氏樹蛙、斑腿樹蛙、紅腿陸龜、毛大象大兜蟲、龍蝦竹節蟲、赫克力士長戟大兜蟲、墨西哥白兜、彩虹鍬形蟲、長頸鹿鋸鍬形蟲、高加索南洋大兜蟲、戰神大兜蟲、葉䗛、綠鬣蜥、犀牛鬣蜥、鱷魚、蟒蛇。
用餐
逛新竹市立動物園有兩個用餐選擇,分別是食品路動物園購票入口(一號出入口)旁的森林食堂(簡餐)及二號出入口旁外的湖畔料亭(日式料理),兩間餐廳均在動物園的外圍,遊客可於出入口旁蓋章外出用餐,用完餐再回動物園內繼續參觀。
立即瀏覽新竹市熱門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