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都城隍廟也稱為新竹城隍廟,位於新竹市的市中心附近,為新竹市市定古蹟,初創於清初乾隆十三年(西元1748年,大清乾隆年間),原本為官方廟宇(官廟),充滿了神秘色彩,西元1889年,經過揍準在廟內舉辦護國佑民大法會(俗稱祭天狗)之後,新竹城隍廟的官廟神秘色彩被打開,慢慢的成為當地居民的信仰中心,歷經多次的裝修擴建,至清末光緒年間完成三殿規模,時至今日除了香火鼎盛之外,廟口小吃也是以新竹當地的特色美食為主,米粉、貢丸湯這些都很多,價格便宜。
節日慶典
新竹城隍廟經常舉辦相關節日活動或慶典,例如一年中的彌勒佛聖誕、天公生、大少爺生日、虎仔爺生日、土地公生日、文昌帝君生日、城隍爺生日、觀世音菩薩聖誕(法蓮寺)都是重要慶典節日,另外,每年農曆七月(如稱鬼月)時,新竹市有「都城隍放、地藏王收」的傳統,由新竹城隍廟開鬼門,東寧宮封鬼門,農曆7月15日(俗稱農曆七月半),都城隍正殿本尊親自出巡,相當隆重,當地居民共襄盛舉,非常熱鬧。
農曆七月開虎門
農曆七月時,城隍廟以開虎門為代表開鬼門,在開虎門前,新竹市政府與新竹都城隍廟總幹事會一同參拜才能開門,開虎門後由道士作法,門前須淨空避免民眾衝煞,城隍廟就像是古代時期的衙門,廟中的龍門、中門及虎門都有各自的門神,鬼魂只能從龍門進,由虎門出,而虎門平時是嚴禁開啟的,只有在農曆七月才開啟一個月,開虎門是象徵開鬼門,也稱為開福門,接著還會有一系列的主題登場,每年新竹都城隍廟開虎門都是當地盛大的歷史活動。
新竹都城隍廟建築
新竹城隍廟的建築設計為連續式三殿式廟宇,最前方為三川殿,中間為正殿,最內為後殿,相當傳統,這種構造在中國大陸泉 州惠安一代相當普遍的建築方式,而新竹城隍廟的石獅子及廟內許多使用的石材也來自於泉州惠安黃塘的玉昌湖青草石,在台灣的歷史廟宇算是非常具有特色,新竹城隍廟的石獅子曾經登上中華郵政的石獅郵票。
從新竹城隍廟的牌樓進入,面對城隍廟的右側為法蓮寺,最右側則為護室,形成正面寬闊的廟埕,在城隍廟三川殿前的廣場設有兩座爐,香火鼎盛。
新竹都城隍廟美食
新竹城隍廟前的廟口小吃攤位很多,常見的如新竹米粉、貢丸湯,潤餅、紅糟肉圓、粉圓、鴨肉飯、鴨香飯、炒麵、炒米粉、糯米腸、麻糬 ... 等,都是在地美食。
立即瀏覽新竹市熱門旅遊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