剝皮寮歷史街區(英文 Bopiliao Historic Block)位於臺北市萬華區,是艋舺早期的發展街道區,推估清朝初期就已經開始有聚落行成,歷經清朝、日據時期、台灣光復至現今,經過臺北市政府的重新規劃,保留清朝時期的街道及日據時期的牌樓,成為萬華當地極具歷史價值與藝文展覽空間的街區,整個剝皮寮歷史街區北面靠著老松國小,西側為康定路,南側則為廣州街,沿著廣州街可步行至艋舺龍山寺及艋舺夜市,人口密集度高再加上藝文展出經常吸引許多愛好者特地來此欣賞,西元 2010 年,由鈕承澤所導演的電影《艋舺》亦在此取景,讓剝皮寮歷史街區成為台北萬華當地熱門旅遊景點。
發展歷史
剝皮寮歷史街區據估發展於清朝時期,歷經日據時期及民國時期,有著清代的街道、日本時期的牌樓,民國 98 年完成修築,讓這條上百年歷史的街道有了更新的風貌,同時又寶存著歷史的樣貌,民國 98 年修建完工並開放民眾使用後,持續舉辦了許多藝文及教育活動、電影協拍之類的任務。
剝皮寮的名稱由來
在清朝時期的艋舺地契就有出現過「北皮藔街」的地名,嘉慶四年(西元1799年)稱為「福皮藔街」、到了道光十八年(1838年)改稱為「福地藔街」,日據時期曾經將剝皮寮改為改為「北皮藔一丁目、二丁目、三丁目」,後又改為「八甲町」和「新富町」,這也是為什麼在剝皮寮歷史老街區對面的市場稱為新富町市場的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撤出台灣,台灣光復後,此區還是以舊時的剝皮寮為習慣稱呼,不過究竟為什麼要叫剝皮寮呢?現在很難考究,有三種比較多人支持的說法。
剝皮寮名稱的由來有兩種分別與真的剝皮有關,一種說法是剝樹皮,另外一種說法則是剝動物皮,因為早期在艋舺出產的商品包含木材及皮革製品,所以推估剝皮寮是當年此處有剝樹皮或剝獸皮的產業,不過目前尚無足夠的證據顯示艋舺真的有這樣的產業存在,木材也僅是至艋舺轉運,所以這兩種說法都有待商榷。
第三種比較有可能的剝皮寮名稱由來應該是斜音,根據歷史文獻記載早在清朝時期的艋舺地契就有「北皮藔街」的地名,很可能是因為台語「北」斜音與國語的「剝」類似,因此講久了自然而然有些人就把「北皮寮街」聽成「剝皮寮街」,經過口耳相傳成為現在的剝皮寮,不過此種說法同樣尚無足夠的證據佐證,剝皮寮的名稱由來真是個迷。
現況
剝皮寮歷史街區的現況共分為兩個區塊,廣州街與康定路 173 巷交界的廣場將剝皮寮歷史街區分為左右兩邊,左邊的街區在西元2009年6月19日修復完工,規劃為藝文特區,由教育局行政委託文化局經營,提供場地舉辦各式各樣的藝文活動,偶爾可以看到劇組在這裡拍攝影片或是外拍人員在這裡拍 Model,而右邊的區塊則規劃為臺北市鄉土教育中心,以常設展為主,輔以適合孩童的古玩,讓遊客們在看展出品的過程中,了解艋舺當地的歷史文化及許多早期發展的記錄。
交通
自行開車:由此開啟 Google 地圖剝皮寮歷史街區即可開始設定導航,汽車可停在艋舺公園地下停車場或家樂福桂林店停車場。
搭乘捷運:搭乘台北捷運板南線至龍山寺站,根據捷運內指標往龍山寺,步出捷運站在廣州街,面向龍山寺右邊沿著廣州街走到康定路十字路口對面就是剝皮寮歷史街區。
搭乘公車:剝皮寮歷史街區康定路一側有公車站牌,站名為龍山寺(康定)。
立即瀏覽臺北市熱門旅遊景點